守正创新促发展 提质增效交答卷 ——2023年昆明市政协工作综述

  • 时间:2024-01-16
  • 来源:
  • 浏览:330

来源:昆明信息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中共昆明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六个春城”建设履职尽责,交出了一份丰硕厚实、亮点突出的履职答卷。

一年来,市政协开展重点协商30余项,形成提案442件,反映社情民意114期,重要履职成果50多件(次)、社情民意信息88件(次)得到省市领导批示;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次,各界别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32次,与群众“面对面”协商294场,参与委员1885人次、群众3700余人次,提出协商建议1265 条,形成典型案例50个。在全省建成首个数字政协·融媒体平台,形成报、网、端、微、屏协同发力的宣传格局。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凝心铸魂把牢方向

一年来,市政协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和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团结和引领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夯实共同奋进的坚实思想政治基础。

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动学、领导领学、委员和干部跟学、线上线下专题辅导学、实地参观感悟学,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推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在全省政协系统成立首个党建联盟,动员部署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引领·协商聚力”行动,实施“头雁领航、强基固本、凝心铸魂、融合互促、先锋模范、清廉连心”六大工程,推动“两个全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拓展,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

围绕中心建言资政

服务大局助力发展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协商之要,提建言之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围绕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光伏产业发展、加速楼宇(总部)经济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开展深度建言。以推进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为主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提出加强规划引领、实现错位竞争新优势等4个方面11条建言,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相关单位认真研究推进。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滇池阳宗海划定“两线三区”落实情况,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和界别协商,民主监督和建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

着眼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热点问题。聚焦烂尾楼化解、先看病后付费、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促进新生育政策落地、加快推进0—3岁普惠托育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市级新体育中心建设项目落地选址、昆玉高速公路昆明南收费站入昆出口交通隔离限制等惠民实事,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开展协商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要事办好办实,助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开展跨区域政协联动协商,在省政协支持下,携手西双版纳州及勐腊县政协同“屏”同“台”建言助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成功主办滇中经济区五州市政协合作机制第十五次会议,协同建言助力滇中城市一体化。参加2023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3+3”政协跨区域协商会议,开展主题协商,共谋跨区域旅游发展良策。

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共绘发展同心之圆

一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携手汇聚昆明现代化建设的浩荡洪流,共绘最大“同心圆”。

建立党外委员、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委员专题视察考察制度,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开展界别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种调研视察、建言资政活动中,设立“宗教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协商、宗教团体聘请法律顾问扩面提质视察工作、“双推”系列活动等,助力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和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着力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在协商课题、学习培训、调研考察等方面的联动机制,积极营造团结、民主、和谐的履职氛围。

发挥花卉产业链链长单位作用,全产业链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春城飞花令等招商推介活动成果丰硕,推动制定专项规划,在全国首家构建花卉全产业链统计体系、出台花卉电商扶持奖励办法。积极做好“全球华商聚云南”“千名香港企业家云南行”“首届滇商大会”等活动服务,承接5批华商港商代表团200余人在昆参观、考察,签约了香港新华集团绿色食品贸易等一批项目,签约投资金额240.88亿元,充分发挥了政协大团结大联合功能作用,对宣传推介昆明、讲好昆明故事、汇聚“六个春城”建设力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坚持以史增共识、以文聚人心,牵头精心编撰由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云去山如画》一书,首次全面系统讲述国立艺专在昆明的故事。创新开展“书香政协”文化建设活动,筹建“昆明市政协书画院”,开展系列读书分享活动,征编出版“三亲”史料。聚焦滇池沿岸重点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昆明段建设、滇池地区灌溉工程申遗等议题参政议政,献出良策。

创新打造履职品牌

切实擦亮履职成色

一年来,市政协倾力打造履职品牌,打造亮点品牌,推动昆明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出新出彩。

提案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锁定提案工作“提得准、立得住、办得顺、落得实”四个目标,全面推进提案全流程清单化管理,督办机制达到了领出“加速度”、办出“高质量”的示范效应。书记、市长首次分别领办1个重点提案,“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机制实现新突破。在全省政协第29次提案工作座谈会上,昆明市政协以“一张清单管全程,提质增效彰特色”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

云南首个跨区域委员工作室——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打造市政协首家委员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利用“数字政协”融媒体平台,建立院坝协商工作专区、“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网上展厅”、网上委员工作室“微课堂”、“政协倾听·码上反映”等履职新模块,搭建委员学习实践平台,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

深化“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工作,聚力“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助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构建共商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年共开展院坝协商活动294场次,全部形成工作案例,参与委员及专家2100多人次,参与群众3700多人次,提出协商建议1265条,968条已得到落实,有效助推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市政协将继续在省政协支持指导和中共昆明市委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勇担新使命、干出新样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作出新贡献。(昆明日报记者 陈思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