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领导干部微访谈 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项目500项
- 时间:2024-01-18
- 来源:
- 浏览:322
来源:都市时报
今年两会期间,昆明市多个部门及县区、园区主要负责人围绕如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话题进行了微访谈。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聚焦“8+N”重点产业链建设 推动“产业高地、实力春城”建设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颖表示,按照市委全会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抓好三件事、实现五个突破”的工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经济综合部门,要坚持扛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通过抓产业促转型,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协同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富市。重点聚焦“8+N”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延链补链。在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加快培育市级产业聚集区、探索发展工业楼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动“产业高地、实力春城”建设。通过抓项目促投资,将持续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项目500项,突出产业投资导向,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会办机制,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2024年,要确保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民间投资占比达45%以上。
通过抓开放促协作,抢抓沿边产业园、东部产业转移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高标准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和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将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纳入国家沿边产业园总体规划,共享沿边产业园的政策支持。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狠抓园区经济 实现各园区差异化竞争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富国介绍,今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按照市委全会提出的要求,全力抓好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抓好存量企业的运行调度,努力让存量的1133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在1.5%以上,特别是全市产值规模6亿元以上的100户重点企业,产值增速保持在4%以上。力争增量企业更早更多做出贡献,力争新建投产入规企业40户以上,形成不少于300亿元的产值增量。
此外,在已经梳理出的572个项目中,重点推动216个续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达产、356个新开工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力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工业投资增速不低于15%。
目前,昆明市园区经济已成为拉动昆明乃至云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今年,针对园区经济发展,全市将进一步夯实园区工业主战场的核心支撑地位,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园区和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强化园区考核问效,充分运用“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实现各园区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推动资源配置向排名靠前的园区、企业、项目集中。力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亩均产值分别达到400万元、300万元以上。同时,以化工园区建设为着力点,支持草铺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全国化工园区第一梯队;推动海口和二街化工园区尽快达到省级复核和认定标准;指导富民、寻甸、东川和禄劝做好化工园区申报工作。此外,以“工业上楼”模式为突破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工业上楼”模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着力发展协同化的高层工业楼宇经济,持续推动全市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昆明市投资促进局:
实施“链式”精准招商 对接重点目标企业
昆明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敏介绍,今年,市投资促进局将立足全市产业发展需求侧,改进招商引资供给侧,扎实开展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16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围绕“用好机制抓招商”工作,市投资促进局将用好、用活招商引资区域协调机制,推广云南国投东风重工产业园、新希望集团磷矿开发利用与深加工等项目跨区域流转经验,鼓励和引导项目布局到最合理的地方,避免优质项目流失和区域内同质化竞争,形成各地协同招商的良好局面。
另外,继续落实好项目分类分级管理、首席服务专员及定期协调调度等机制,紧盯谋划、签约、开工、投产、增资等关键环节,扎实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切实发挥园区优势,用好磨憨沿边产业园区、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等载体平台,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招商机制,高频次实施小分队招商,适时举办若干“小而精”的招商推介会,积极承接产业链重点环节和关联产业转移。
今年,围绕“8+N”产业链招商,市投资促进局将着力在夯实项目储备、提升服务效能、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等方面下功夫。另外,充分借助市场化力量及驻外招商机构,更广泛地宣传推介昆明市资源禀赋、投资环境和招商政策,组织各地客商、意向投资商赴昆考察对接,力促更多项目达成合作。通过实施“链式”精准招商,积极对接重点目标企业,努力实现“引进一批项目、壮大一个集群、带动一个园区”。依托现有链主企业,实施政企联合招商,带动一批产业链生态伙伴导入,加快推进形成一批新签约、新开工项目,推动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提升。大力引入“专、精、特、新”型企业,加速产业集群打造。
昆明市商务局:
多措并举促消费 做好“惠民利企”勤务员
昆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介绍,消费连接生产、联动生活,也是商务部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工作。商务部把2024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今年,市商务局也将多措并举促消费。
通过开展更对路的“促销活动”,市商务局将统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资源,在“线下”商场超市、“线上”电商平台,持续为广大市民带来促销活动,让“乐购春城”更加惠民。通过打造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将持续推进特色街区、高端商圈、智慧商店、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城乡、惠及民众。
同时,市商务局还将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兴消费,支持更多本土原创品牌、老字号品牌“登堂入室”,做大做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市民有更满意的“消费业态”。通过做好“惠民利企”的勤务员,高质量抓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培养更多更强健的“市场主体”。
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982个老旧小区用“微改造”实现“精提升”
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绍波介绍。今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安排部署,重点深化烂尾楼处置等工作,抢抓“三大工程”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谋划并加快实施一批安全隐患突出、市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中村改造项目。2024年,计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000套;计划建成35条城市道路、整治80条城市道路;加快推进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三环闭合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实施982个老旧小区改造,用“微改造”实现“精提升”。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2024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着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继续推动风险项目出清,同时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管得住、用得好”。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箱,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房企纾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促进住房消费。继续规划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