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多项工作目标 力争新增超100户省级龙头企业
- 时间:2024-03-26
- 来源:
- 浏览:238
来源:都市时报
3月25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多项工作目标,包括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7个方面。其中提到,要持续推进“五城共建”,新建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开工重点水利项目100件以上
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方面,《意见》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分别稳定在6287.1万亩和1939.5万吨以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0万亩,完成大豆播种面积265万亩。落实油料播种面积508.2万亩,增种油茶10万亩,推进核桃、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肃查处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持续整治“大棚房”。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万亩。大力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开工重点水利项目100件以上。开展大中小型灌区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4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加快推进受灾地区恢复重建。
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320万人以上
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方面,《意见》提出: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举措,确保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
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加大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帮扶支持力度,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开展技能培训50万人次,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320万人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
坚持促农增收工作主线方面,《意见》提出: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村集体利用资金、经营性资产等要素更深参与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各类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覆盖面达到85%以上,推动企业、农户、村集体各方收益合理分配。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
在强化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开展就地就近就业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七彩云南”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万人以上。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强省5项行动、涉农领域技能培训促增收行动、云品工匠计划等,农民工技能培训比例提高到70%,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应培尽培”。
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统筹实施好“头雁”项目、“耕耘者”及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每个村培养3—5名致富带头人(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涉农社区不低于5名,行政村不低于3名,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力度。
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0户以上
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方面,《意见》提出:聚焦“1+10+3”重点产业,健全“6个一”工作机制,抓实种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数字农业“6项重点工作”,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10项重点任务”,壮大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建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0户以上,实现省级龙头企业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州县级龙头企业行政村覆盖85%以上,创建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巩固提升农业科技服务团对129个县(市、区)和374个沿边行政村服务全覆盖成果。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效能提升三年行动。评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成效显著的企业。
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其中,加快建成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配送网络,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快递服务行政村通达率达100%。
新建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农村卫生户厕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到75%、8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大力开展农村改厕技术服务和农村公厕管护提升专项行动。完成18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快配置完善农村垃圾收运设施,统筹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加大前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深入实施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新建100个绿美乡镇、200个省级绿美村庄。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比例分别提高至90%、35%以上。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建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庞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