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云品出滇出海
- 时间:2025-08-27
- 来源:昆明信息港
- 浏览:21
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云南白药集团等有关单位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前7个月全省出口农产品109.8亿元
今年1—7月,云南省出口农产品109.8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规模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鲜切花、咖啡等农产品出口规模均居全国第一。为疏导解决农产品购销管理遇到的堵点、卡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农产品出口服务水平,近期,云南省出台《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提升云南省农产品的出口服务水平,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
在搭建平台方面,《若干措施》明确要建好管理和服务两类平台。一方面,以省市场监管局已建的“云智溯”为依托,归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屠宰、交易流通、追溯查询、国土调查等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实现平台共建共享、数据互认互用,为优化提升农产品税收征管和退税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另一方面,支持推广应用云南白药集团建设的“数智云药”平台和昆明市建设的“滇品慧”公益性惠农服务平台,示范带动咖啡、茶叶、蔬菜、水果、坚果、食用菌等产业领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在优化服务方面,《若干措施》统筹各部门政策,强化农产品涉税、出口贸易、通关便利化服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并壮大“走出去”的实力。税务部门将牵头建立农产品税收征管全过程服务机制,不断优化纳税服务,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税收政策辅导;将着力聚焦农产品发票开具痛点,持续提升农产品发票开具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在健全机制方面,省级各有关部门将建立促进农产品出口会商机制,按季度交换交流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农产品出口工作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外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服务任务要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农产品出口具体困难。
其中,“数智云药”平台可实时提供价格信息、需求信息、采购信息,消除信息障碍,云南白药通过药材溯源与认证功能为优质药材提供信用背书,让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同时,可为全国的药企、中药饮片生产贸易商提供产地直供服务,使云南各个药材产区成为他们的供应链基地,全流程提供“品控、交付、开票、物流”等服务。截至目前,“数智云药”平台有注册用户18555户,累计交易额11.7亿元,带动种植户19.3万人,覆盖产地52.7万亩。
全省农产品出口试点地区达到9个
在“农产品出口试点”措施方面,2024年,省商务厅认定曲靖市、玉溪市、大理州为农产品出口试点地区,指导各地做好农产品出口管理工作,经过1年多的培育,先后形成玉溪市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应备尽备”、大理州“鲜活农产品一站式服务中心”、曲靖市农产品制成品出口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中此次出台的11条措施中关于“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措施,就是基于玉溪市试点经验的全省推广。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试点范围,近期省商务厅新认定6个试点地区,总的试点地区达到9个。下一步,省商务厅将加大各试点地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在农产品品类、出口业务管理等方面形成新的经验。
在“出口企业降本增效”措施方面,今年,省商务厅加强农贸协同,对水果、蔬菜、食用菌、鲜切花、咖啡、茶叶、水产品、中药材、农产品制成品等9类优势农产品,在报关、物流、研发、包装设计等12个关键环节成本给予70%补助,其中将AEO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提升至80%,提高产贸融合水平。
针对农产品发票开具“开票难、资料多、风险高”的问题,省税务局以智慧税务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聚焦“智能开具、便捷获取、多元渠道”三大目标,推出系列务实举措,让发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为高原特色农产品打通涉税服务“最后一公里”。下一步,省税务局将按照统一部署持续推进文件出台后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做好政策落实和风险防控一体推进,以更规范的执法、更精细化服务、更科学的监管,让高原特色农产品在生产、销售、出口全链条中享受到更智慧、更便捷的纳税服务。
优化监管流程助云品走出国门
自2022年以来,昆明海关积极推动海关总署属地查检业务改革落地云南,不断优化监管流程,采取远程属地查检、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集中查检、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等,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昆明海关对出口竹木草制品、新鲜蔬菜及出口东盟国家的鲜切花、干花等产品试点实施“远程属地查检”作业模式。企业可登录“掌上单一窗口”,接收海关的视频查检通知,配合海关完成查检作业。通过“不到场、无干扰、零等待”的方式,实现关企之间音视频、数据交互,查检平均作业时长压缩至半天以内,有力促进农产品快速出口。
昆明海关是全国首批13个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海关之一,试点产品包括15种水果、5种蔬菜、15种鲜切花、6种干花,共32家本土龙头企业参与改革。对出口上述农产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生长特性,参照“五同”原则,将“同一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同一批原辅料,在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检验标准/检疫要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包装,出口同一国家(地区)的产品或特定数量产品”确定为一个“批次查检单元”。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出口的货物,海关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放行。对企业后续申报的“同一批次查检单元”产品有查验要求的,海关结合核查、单证验核等方式进行合格评定,不再实施现场查检。自今年6月试点以来,现场查检次数平均减少70%以上。
昆明海关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优惠政策,输往泰国的水果可以享受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查验模式,实现“一次查验、两家互认”。具体来说,企业申报出口列入中泰水果协议的水果(同时也是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目录产品),在大理、滇中、曲靖、玉溪、蒙自等昆明海关隶属海关办结海关属地查检手续并加施海关集装箱封识,运往磨憨、河口、天保等口岸出境的,承运车辆在通行云南省辖区内收费公路时,由收费站工作人员验核海关查检信息,不再进行现场开箱查验,避免破坏海关封识,并按规定给予免费通行。今年1—7月,共有4000多批输泰水果享受改革措施顺利出口。 (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实习生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