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乘除”法 昆明碳出工业节能新路子

  • 时间:2024-11-06
  • 来源:昆明日报
  • 浏览:203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昆明市以绿色发展促转型,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提效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措施,让全市工业发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高。

2024年是全市工业领域碳排放如期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的关键年。昆明市围绕节能诊断、节能监察、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等工作,巧用“加减乘除”法,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碳”出一条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的新路子。

到2025年

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

截至目前

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4户、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4户。

2021年以来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推动15户企业32套落后装备退出,淘汰石灰产能22万吨、造纸产能1.6万吨、化工产能1.142万吨、有色金属4.2万吨。

监管服务做加法

工业节能诊断是推动实现工业能效提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十四五”以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先后对159家企业主要技术装备、关键工序工艺、能源计量管理开展能效诊断,并在优化用能结构、提升用能效率、强化用能管理等方面提出600余项措施建议,促进重点行业领域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昆明市在强化工业节能诊断的同时,工业节能监察的力度也持续加大,每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求制定《昆明市工业节能监察计划》,先后对400多户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监察,督促重点用能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提高能效水平,降低能耗。能耗碳排做减法

“十四五”以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聚焦炼钢、粗铜、电解铝、水泥、黄磷、磷铵等工业重点领域,根据《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梳理公示《昆明市工业重点领域企业名录》,制定《昆明市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摸清存量项目,排查在建项目,评估拟建项目,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分类、分行业开展精准能效提升行动,到2025年实现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稳步退出、基本清零。

碳达峰行动做乘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云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昆明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到2030年,全市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优化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如期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同时,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开展能效示范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4户、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4户。

“两高一低”做除法

“十四五”以来,昆明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在建、拟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021年以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推动15户企业32套落后装备退出,淘汰石灰产能22万吨、造纸产能1.6万吨、化工产能1.142万吨、有色金属4.2万吨。

下一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从鼓励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强化节能监督等方面,推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为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