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发展壮大“三大经济”体制机制 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 时间:2024-07-08
  • 来源:昆明信息港
  • 浏览:231

记者从7月5日召开的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省级层面共推出贯彻落实中央改革方案的实施方案、配套方案以及自主创新改革方案3000多个。党中央提出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目标在云南顺利实现,为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

云南省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编制7年(2014—2020年)和5年(2018—2022年)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台账任务,分领域细化明确各年度改革任务和责任主体。部署对300余个改革方案推进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察,对10余个重大改革事项开展第三方评估,以点促面推动改革落实。建立省委深改委会议决定重要事项分办落实机制,对40余个会议重点强调事项进行跟进督办落实。鼓励部门和基层坚持现实需要试点探索,形成30余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面上复制推广。

云南省健全发展壮大“三大经济”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能。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市场化放开程度和清洁能源占比均处于全国前列,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入选国家“区块链+能源”特色领域试点。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举措,建成全国首家省级建设、全省统一应用的区块链物电同源电子印章平台。深化要素市场化资源配置改革、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创新建设融信服平台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云南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抓实人大对政府债务的监督审查,开展国有资产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询问。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持续打造“协商在基层”云南政协特色品牌,启动“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巩固发展壮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工程,深入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试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社区创建。持续推动中央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不断加强。

加快修订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推行河(湖)长制,完成九湖“两线”划定,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出台“双碳”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构建城乡绿化美化“1+3+7+X”政策体系,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完善沿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构建“2+3+N”的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机制,创新实施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完善联农带农常态长效机制

云南省持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完善五级边防委及其办公室组织架构。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样板,大批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在全国率先实施知识产权跨行政区划“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城镇落户基本实现“零门槛”。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联农带农常态长效机制,推进“利益联结10种模式”转化运用;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市场化规范化数字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峨山挂牌。全面推行“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具体。

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义务教育“双减”“双升”改革落地见效,采取“省管校用”等创新机制探索破解“县中困境”,实现县中托管帮扶全覆盖。不断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打造“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圈”。

同时,云南省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行动,深化检举举报平台建设,检举控告和问题线索全部“上线”,做到可追溯、可查询、可分析。推广使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村务公开线上可查询,群众反映问题处理过程和结果可追踪,推进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昆明日报 记者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