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税“活水”精准滴灌 润泽昆滇民营经济

  • 时间:2023-04-11
  • 来源:
  • 浏览:343

来源:昆明信息港

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强烈信号,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家信心倍增。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民营企业也是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最大获益群体。日前,昆明市税务局通报,2022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61亿元。此举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经营主体信心和活力,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61亿元政策“红包”精准落袋

日前,昆明市税务局通报,2022年,昆明市税务系统持续完善税费优惠直达快享机制,扎实推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61亿元,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169亿元,退税规模远超之前。其中,小微企业享受留抵退税户数占比达95.6%,共计退税83亿元,金额占比近50%,是最主要的受益群体。二是新增减税降费55亿元,主要是继续落实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政策。三是办理缓税缓费37亿元。

昆明市税务局局长杨杰介绍,昆明市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延尽延、应缓尽缓、应退尽退,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红包”精准落袋,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经营主体现金流,增强了经营主体信心和活力,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撬动企业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延缓缴纳税费优惠政策对我们公司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把这笔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如期完成了订单。”云南旭东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愿愿说。云南旭东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黄磷及其附属产品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受矿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该企业生产受限,一度陷入资金难以流转的困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为企业带来741万元流动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

同样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还有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作为传统手工艺品老牌企业,工艺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让该公司原有订单大量减少,经营举步维艰。得知企业困难,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上门,为企业送上留抵退税政策红利。2022年至今,帮助该公司享受79.88万元增值税留底退税,为该公司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志刚介绍:“现在我们已经渡过最艰难的时期,经营稳步增长。”

扩大生产、更新设备、优化结构,是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但资金受限,让云南旺焱玻璃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升级之路遇到坎。

云南旺焱玻璃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是昆明市宜良县内一家专业生产日用玻璃制品的企业。2022年,该公司处于特殊高分子材料瓶盖生产线建设关键时期,但遭遇市场空窗期,资金难以周转,项目建设受阻、进度缓慢。了解了该公司情况后,昆明市税务局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将776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优惠政策红利送到企业手中,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现在,我们生产线的二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七八月就可以点火投产。”该公司法人代表刘娅高兴地说,“目前,公司的经营已经步入正轨,收入稳步增长,等到二期项目投产后,产值还要再翻一番。”

昆明市税务局积极落实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企业研发转型与绿色发展加码税收优惠。云南龙氏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污泥处置、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为主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始终致力于厂房、设施、生产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在推动环境治理改造的基础上推出优质肥料。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累计享受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1万元。该公司办税人员李沛宗表示:“制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增加了我们将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能在绿色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好。”

政策接力持续“供能”“输血”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财税等部门分两批发布了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2万亿元,加上继续实施的留抵退税政策,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1.8万亿元。

杨杰介绍,这些政策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了延续和调整,完成了政策之间的接力,将有效帮助经营主体继续减负,持续“供能”“输血”,促进企业发展。比如,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继续将符合条件的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等,“一系列政策的接续执行将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更多利好,我们将一以贯之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以最快速度、最大努力、最好效果释放政策红利,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