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在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展现新作为

  • 时间:2023-02-06
  • 来源:
  • 浏览:347

来源:昆明信息港

围绕“幸福春城”建设 增强优质公共服务

访谈嘉宾: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许睿

2023年,市卫生健康委将紧紧围绕“幸福春城”建设,以“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为抓手,做好以下工作:

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稳妥实施“乙类乙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健康、防重症”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完善治疗药物准备、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织密织牢农村疫情防控网等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治资源区域协同机制,做实做细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巩固深化医改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14个县(市)区全覆盖,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持续推进8家市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全市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推进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5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年内完成11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重点专病项目建设。

聚焦“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持续推进老年心理关爱点建设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力争年内实现新增婴幼儿托位5000个、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5个社区(乡镇)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巩固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撑性环境。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创建1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加快推进16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聚焦“抓发展促和谐”,加快建设健康昆明。深入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县)复审工作。继续实施昆明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遴选工作,实现培养遴选“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超百人。继续积极配合推进国家心血管病、肿瘤、呼吸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市儿童医院传染病诊疗中心项目、市传染病医院新建传染病楼工程项目、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呈贡项目年内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本年度实现不少于1个百分点的增幅。

围绕“六个春城” 实施人社领域“六个行动”

访谈嘉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正山    

2023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擘画的目标蓝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六个春城”,大力实施人社领域“六个行动”。

围绕“实力春城”,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行动;围绕“温馨春城”,实施劳动权益保障提质行动;围绕“开放春城”,实施人才集聚行动;围绕“绿美春城”,实施沿湖居民帮扶行动;围绕“幸福春城”,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增效行动;围绕“效能春城”,实施人社服务便民利企行动。积极为全市“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贡献人社力量。

2023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把促进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以上。

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确保2023届高校毕业生年终综合去向落实率不低于上年水平,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加大创业载体支持力度,做强“春城创业”品牌。推广“培训+就业”模式,抓好重点群体、重点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本土职业技能培训品牌。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依托南坝人力资源市场,做优“昆明智慧就业”品牌,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

2023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进一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夯实社保发展基础,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参保群众养老金水平,确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65万人、176万人、144万人以上。及时落实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落实好失业保险金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深入推进社会保险领域各项制度改革,持续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社保基金管理“巩固年”行动,提升基金管理水平,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构建“4+1”的产业布局 打造投资兴业首选区、实干争先首善区

访谈嘉宾:五华区委书记陈江

围绕贯彻落实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市两会明确的2023年工作目标,五华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市委全会、市两会要求上来,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3年,五华区将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以兴产业为核心,构建“大科创、大健康、大商贸、大文旅”和生产性服务业“4+1”产业体系,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科教创新先行区;持续修复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山水文城”和谐统一的城市形态,打造山水文城融合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现代教育强区、“健康五华”建设,打造共同富裕引领区;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竞争力,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激发市场主体合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打造投资兴业首选区;坚定“当首善、创首位、立首功”的责任意识,树牢首善标准,全力推进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打造实干争先首善区。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形成谋发展、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围绕市委提出的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要求,五华区将找准产业发展赛道,构建“4+1”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大科创、大健康、大商贸、大文旅”和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以园区和楼宇为载体,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全面推进金鼎山、荷叶山数字产业园和西北片区大健康产业园、厂口医药食品工业园、桃园物流园等片区的建设,提升税收千万元楼宇、亿元楼宇的数量和品质。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加快项目落地开工、达产见效、增资增效,优化工作机制提高招商引资落地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访谈嘉宾:盘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庚

2022年,面对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盘龙区顶住各类超预期冲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达1069.71亿元。下一步,盘龙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抓好“八个着力”、聚焦“六个春城”,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子,助力昆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城区,盘龙区将全力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以产兴城”,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以城促产”,聚焦重点片区产业导入;“以产聚人”,构建经济发展人才高地。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盘龙区将优环境、夯基础,筑好高质量发展“优质巢”。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环境,筑牢主城北部生态屏障,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打造街心花园(游园)15个,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服务城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同时,提效能、转作风,争做高质量发展“行动派”,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上见效能,滚动实施“五个一批”项目,全年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

在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盘龙区将依托北京路楼宇经济聚集带,力争三年内基本形成“1+3+4”楼宇经济生态圈,以楼宇为依托实现产城融合。重点打造以恒隆广场、春之眼、同德昆明广场为核心的高端楼宇生态圈,确保保有税收“千万元楼”35栋、“亿元楼”18栋,加紧培育“十亿元楼宇”。以建设“昆明市数字经济先行区”和“滇池国际双创城”为契机,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新开发片区科学合理布局楼宇,推进旭辉广场、融通中心等更多商务楼宇建设,形成盘龙楼宇经济强大的后备军和生力军。推进楼宇经济集聚发展,全年完成招引内资220亿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推动老旧楼宇焕发新生,做好闲置楼宇存量盘活。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筑牢官渡“幸福梦”

访谈嘉宾:官渡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德鸿

2023年,官渡区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四个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聚焦“五高五区五官渡”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好做实各项工作。

聚焦“调”“转”并重,厚植经济发展沃土。官渡区将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特别是在抓实产业、推进项目方面,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对外贸易、文旅康养、新型工业、地产经济等产业集群;加快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瞄准“三类”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年内力争招引重大产业项目11个以上,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进入跃升通道,实现经济发展新的突破。

聚焦“破”“立”并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141项试点改革任务;出台科技兴区、人才强区、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暖企安商行动方案,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工作;筑巢引凤,激发官渡活力、增添官渡动力、汇聚官渡合力。

聚焦“建”“管”并施,提升城市品质魅力。下一步工作中,官渡区将主动融入全市“一核两翼四轴”城市规划,强化“三区三线”空间管控,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加大巫家坝、太和1903等重点片区开发力度,推进五里、蛤蟆山等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实施道路交通提升行动,改造螺蛳湾片区等20条市政道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展现城市魅力。

聚焦“绿”“美”并进,扮靓生态文明底色。官渡区将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广普大沟、海河等滇池流域15条河流的治理力度;加强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等污染源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共建美丽官渡。

聚焦“质”“治”并抓,增进群众幸福指数。加快建设巫家坝、凉亭等片区19个重点教育项目;推进省中医医院(安和院区)等重点医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以上,筑牢官渡“幸福梦”。(昆明日报 记者徐剑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