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鸿蒙加速政企数字化转型发展——发力新赛道 拓展新空间
- 时间:2025-03-13
- 来源:云南日报
- 浏览:3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自立自强再度成为热点议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作为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终端操作系统,原生鸿蒙不仅彰显了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与能力,更在国计民生、政务办公等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与产业潜力。今年3月,首款为原生鸿蒙而生的新形态手机将重磅发布,将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的又一次探索与实践。
共建以原生鸿蒙为底座的应用生态,既是响应国家科技自主战略的必要举措,也是基于技术安全性、业务效率提升和赢得生态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对于处在数字经济建设关键期的云南来说,加速拥抱原生鸿蒙将为夯实安全基础、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迫切需要千万伙伴和开发者,特别是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强大应用生态。
向新发力 一场操作系统的数字变革
当前,数字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操作系统上接应用、下接芯片,被视为数字经济的“根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的安卓和iOS两大产品所主导,国内企业长期受制于国外公司的技术标准和商业规则,生态拓展与核心技术自主性面临严峻挑战。
2019年,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首次亮相,意味着我国在操作系统相关技术上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实现了这一数字经济关键底座的自主可控。随后历经多个大版本的迭代更新,鸿蒙已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之一。
2024年10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仅一个月之后,随着华为Mate70系列手机的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迈向了新的阶段,这不仅标志着国产基础软件取得突破性进展,更重要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万物智联时代,自主操作系统的抢先落子布局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用短短10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同行30年才实现的成就,实现了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便是令人瞩目的“鸿蒙速度”。更为关键的是原生鸿蒙的诞生,一举终结了30余年来终端系统内核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正如央视报道中提到的:原生鸿蒙标志着中国科技在操作系统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扭转了长期以来“缺芯少魂”的被动局面,为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科技创新领域,原生鸿蒙不仅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更在分布式技术、AI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原生鸿蒙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编译器/运行时、编程框架,再到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I框架和大模型等,实现全栈自研,是一款真正没有“卡脖子”风险的操作系统。原生鸿蒙创新的微内核架构深度整合软件、硬件、云和应用生态,打造的是适用多个终端的“全能型”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可实现手机、穿戴、汽车、全屋智能等多设备场景互联。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消费者带来颠覆性的体验,更为操作系统行业和软件生态的发展注入新力量。对于组织机构和开发者而言,适配原生鸿蒙、开发原生鸿蒙应用,是一个放下历史包袱、重新开发的机会,过去一些多余、过时、烦琐的体验设计,可以在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优化,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在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原生鸿蒙能有效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分布式多设备协同能力,实现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原生鸿蒙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提供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促进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当前,鸿蒙生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领着数字世界的革新潮流。截至2024年12月底,超过2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及元服务已完成上架,生态设备超10亿台,覆盖汽车、教育、旅游住宿、金融理财、商务办公、购物比价等18个垂直领域,可以满足用户99.9%以上的使用时长,鸿蒙开发者超过720万人。
这还远远不够。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成熟标志。”鸿蒙要走得更远,需要更多开发者汇集智慧不断创新,唯有把原生鸿蒙推广到各类“毛细血管”领域的应用,才能真正形成成熟的生态。
共建共享生态 政企领域大有可为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千行百业应用正在加速实现“鸿蒙化”,为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共建、共享自主可控的鸿蒙生态,政企领域是其中的关键。
一方面,政企内部办公应用涉及商业机密、生产流程及员工隐私等高敏感度数据的流通与管理,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完全自主可控的原生鸿蒙能提供卓越的安全保障,其全栈自研优势确保了数据存储与同步的安全可靠性。此外,其采用了创新的自研星盾安全架构,通过平台层、架构层、应用层三层严密设计,软硬协同,全方位重构了操作系统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与安卓和iOS系统相比,原生鸿蒙从设计之初就实现人工智能和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依托华为自研盘古大模型,赋予终端设备强大的AI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原生鸿蒙系统在智能化体验方面的优势,已经过海量消费级应用及通用办公应用的全面验证。近期原生鸿蒙版小艺App上架的DeepSeek-R1智能体已升级为正式版,新增联网搜索功能,进一步提升政企客户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原生鸿蒙在政企领域已有大量创新实践成果。政务民生层面,民政部“民政通”、浙江“浙里办”、广东“粤省事”、福建“闽政通”、重庆“渝快办”、山东“爱山东”、江西“赣服通”等200余个覆盖27个省市的政务协同及民生服务应用,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实现“一网通办”跨端无缝流转,提升办事效率,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政务服务体验。政企内部办公层面,以北京市综合办公平台京办App为代表的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以及以国投集团、首钢集团、北京银行等为代表的央国企的内部办公应用,已启动鸿蒙化适配,利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手机、平板多端协同,大幅提升会议效率和文件流转安全性。
在云南,多个政企客户纷纷加入鸿蒙生态,以开放之姿快速接入原生鸿蒙系统。目前,昆明市政府办公室正布局接入原生鸿蒙,着力提升政务办公效率和数据安全性。依托原生鸿蒙分布式能力与AI交互、跨设备协同等创新体验,包括便捷生活、农林种植、实用工具、新闻资讯、金融理财等在内的云南本地特色领域正打造鸿蒙原生版应用,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工作的智能化需求,也加快了农林、花卉、茶叶等云南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2024年6月,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端鸿蒙原生版完成核心功能上线,成为云南省第一个上架HarmonyOS NEXT平台的官方媒体应用;9月,七彩云端完成全功能上架,实现折叠屏适配等重大升级和优化用户跨终端浏览新闻资讯的全场景体验;10月,云新闻客户端鸿蒙版本正式上线,标志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自主可控新闻移动端建设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实现了在手机、平板、折叠屏等设备之间的无缝流转,为用户带来全场景、沉浸式的新闻阅读体验。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花卉、茶叶等享誉海内外,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这些传统产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App应运而生,并相继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作为全国领先的鲜切花大宗批发交易平台,“花易宝”积极拥抱鸿蒙生态,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并上架。充分利用HarmonyOS NEXT创新特性,“花易宝”为鲜切花批发交易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在线买卖鲜花的便捷。应用上架后商业化价值转化初见成效,变现渠道稳定增长,实现了平台与用户的互利共赢。下一步,平台计划引入AI智能辅助下单技术,依据用户历史数据与偏好生成个性化采购建议,提升用户交易体验。
有关木材的数字化工具也加速涌现,“木材助手”App和“材积计算器”App也已经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并上架。这些木材行业工具也将发挥HarmonyOS NEXT的创新优势,进一步提高木材测量、计算、记录的智能化程度。
不仅如此,数智技术加快赋能云南茶产业。大益集团旗下“益友会”App,是全国茶友的交流、购物平台,目前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上架。该款App能更好地结合具体的场景,推荐适宜的茶文化服务,促进线上茶文化交流和线下到店饮茶的有机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基建、金融、交通、数码等多个行业领域,原生鸿蒙加速融合,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云南建投集团“数字建投”App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并于今年2月上架,整合协同办公、项目管理等超过20个内部应用,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办公系统。此外,云南红塔银行、滇约出行、九机等均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即将正式上架。
当下的鸿蒙生态宛如一片肥沃的“黑土地”,正孕育着无数应用创新的希望种子。头部应用的快速适配与高效迭代,不仅展示了投身鸿蒙生态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更以行业标杆的姿态共同呼吁更多伙伴加入鸿蒙生态,携手推动中国操作系统实现自主可控的宏伟目标。
一个拥有坚实底座与繁荣生态的操作系统,是用户所需,是平台所需,更是时代所需。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应将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纳入数字政府建设中,设立专项扶持资源;打造区域示范工程,如共建鸿蒙产业创新中心等。此外,政务、医疗、金融、央企国企等关键行业也要加快拥抱原生鸿蒙。
今年起,华为手机、平板、穿戴设备全面搭载原生鸿蒙系统。从政务服务到工业生产、从金融创新再到就业创业,随着鸿蒙生态在更广袤的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将有力推动千行百业占据先机、提速发展,这场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数字变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云南日报 记者段晓瑞)